汉阴县残联“六进服务”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

2017-08-23 18:25 作者: 来源: 字体大小:【

“没想到今天在家里就能办理残疾证,专家和干部上门服务,真是太感谢了……”今年8月,蒲溪镇天星村的方世英因多重残疾导致的“办证难”问题成为历史,儿女和干部们再也不用为办证闹心了。

“决胜脱贫攻坚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重点在农村,关键在农民,难点在残疾人。”汉阴县残联理事长谭文义说:“为解决像方世英类似家庭的实际困难,县残联主动争取、主动发力、主动作为,大力实施适配辅具、惠残政策、无障碍设施、信息网络、文化思想、志愿服务进家庭等六进服务活动,着力破解五大难题,决不让一个贫困残疾人在脱贫路上掉队。”

上门服务,让办证办事不再“难”

树立“跳出残联看残联,跳出扶贫抓扶贫”的理念,从事关贫困残疾人切身利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,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,以问题导向和创新思维全力以赴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,以绣花的功夫做好全县残疾人扶贫工作。针对贫困残疾人办证办事难的问题,县残联牵头县人民医院、中医院、精神病医院等医疗机构,邀请有关医疗专家,创新大厅预约办理、到镇集中办理、到户上门鉴定办理等便民举措,深入全县10个镇40余个深度贫困村,为12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、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办理残疾证,有效解决了重度残疾、精神残疾等困难群众“办证办事难”的问题。同时,针对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这一难点,创新思维,先行试点,积极落实残疾人普惠加特惠政策,对镇村统规新建的残疾人贫困户,再予以适当补助,有力缓解残疾人经济负担,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,赢得了镇村干部和广大贫困残疾人的广泛好评。

重点救助,让看病就医不再“贵”

精神病患者和重度残疾的康复救助作为破解看病就医难的突破口,克服任务重、时间紧、资金少等重重困难,不断提升重点救助保障水平,及时出台了《汉阴县2017年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补贴实施方案》和《汉阴县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实施方案》,将每人购买基本治疗药品补贴和医疗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800元/年和2000元/次,截至目前,已办理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补贴300余例。30户实现残疾人家居无障碍化目标,为70名有体育康复意愿的残疾人适配体育器材,为30名听力残疾适配助听器,组织0-1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童康复训练12 例,发放残疾人辅具70件,切实缓解了贫困残疾人家庭看病就医困难。

基地建设,让就业创业不再“闲”

“虽身残但志坚,不等不靠奔脱贫,为汉阴县贫困残疾人点赞。”2017年2月,由县残联等6个单位共同举办的2017年“春风行动” 暨就业援助月活动,共邀请了县内外56家企业参与。类似的招聘活动目前已开展了3次,为2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。借助县职教中心和月河工业园区孵化园力量,加强贫困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建设,积极创建市、县残疾人扶贫基地,发展和培育了一批贫困残疾人产业发展、自主创业大户。共筹资8万元用于800人(次)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,努力实现省、市技能培训15人、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200人的任务目标。企业青年残疾人李连发、技术青年残疾人何小强等通过身残志坚、艰苦奋斗的励志故事,成为激发残疾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,影响带动广大贫困残疾人不等不靠、就业创业、勤劳致富的标杆。

项目带动,让产业增收不再“愁”

探索农村“三变”改革与残疾人扶贫的结合点,认真落实“1+N”系列政策,依托县工业园区、农业园区资源,出台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具体鼓励措施,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精准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,提升贫困残疾人“造血”能力。争取市县扶贫助残专项资金305万元,设立贫困残疾人产业脱贫项目奖补资金,以产业奖补的方式帮助21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种植业、养殖业、农副产品加工业,以产业项目扶持带动了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产业实现增收,涌现出一批养殖大户钟显平、姜贵平等产业脱贫先进典型,点燃了贫困残疾人产业脱贫的激情。

活动引领,让社会力量不再“散”

充分利用“助残日”有利时机,开展“十大残疾人自强模范培育评选等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主题活动,向全县发出1万余份助残倡议书,倡导各部门、各级干部、社会爱心人士做扶残助残的参与者、推动者和践行者。深入基层开展“倡导助残风尚·助力脱贫攻坚”志愿服务,联合多个部门开展教育助残、妇联助残、青年志愿者助残、红领巾助残等活动10余次,捐献物资8万余元,大力倡导“帮、包、带、扶”活动,凝聚社会各界帮扶合力,帮助贫困残疾人的思想活起来、精神鼓起来、脱贫动起来、笑脸亮起来,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指数,形成了全民尊重、全心关爱、全力帮扶残疾人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。